导读: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一苇通讯员陈增辉时延平 1400多公里的原油管道,蜿蜒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,平均每天输送约14万吨原油。 这是我省重要的经济命脉,由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武汉、襄阳、荆门输油处掌管。 原油管道怎么管好?他们都各自有招。 武汉:为管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一苇通讯员陈增辉时延平 1400多公里的原油管道,蜿蜒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,平均每天输送约14万吨原油。 这是我省重要的经济命脉,由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武汉、襄阳、荆门输油处掌管。 原油管道怎么管好?他们都各自有招。 武汉:为管道除“血栓” 武汉输油处管理的仪长管道及其复线全长938公里,在湖北境内有480公里,主要为安庆石化、九江石化、武汉石化、荆门石化、长岭炼化等五家企业输送原油。 原油管道内会沉积蜡质、胶质、沥青质等杂质,时间久了,就像血管里的血栓,会堵住管道,造成输送能力下降,情况严重了,还会引发管道堵塞事故。每隔2个月,武汉输油处就会用管道清管器进行清理。这是一种圆筒状的器具,放进管道将杂质带出来后,可有效减小管内阻力。“别小看这种操作,今年上半年清了两次,清出了将近4吨的杂质。”武汉输油处生产科科长邢世平说。这有效降低了管输损耗,提高了管输能力。 在精心维护下,14年来,武汉输油处已累计为5家企业输油超过3亿吨。今年1至6月,实际安全销油1727.518万吨,完成计划的100.05%,再创历史新高。 襄阳:“热乎乎”的管道 襄阳输油处管辖的魏荆输油管道1978年投产,全长235公里,承担着河南油田至荆门石化的原油输送任务。 这条管道不能随便摸,因为一年到头,它都是“热乎乎”的。原来,魏荆输送的原油是典型的“三高”原油,凝点高、黏度高、含蜡高,需要加热融化才能顺畅流动。“这条管道是全公司唯一需要不间断加热的输油管线,最高输送温度可达70摄氏度。”襄阳输油处处长唐兴说。 沿线8座加热站,最早用来加热的燃料是原油,烧起来味道刺鼻、黑烟直冒,很不环保。从2005年开始,襄阳输油处探索采用天然气、蒸汽换热、油田伴生气、CNG等方式,建成全国第一条不烧原油的热输管道,每年可节省原油1.45万吨。 荆门:不冒、不漏、不留 荆门输油处管理的289公里原油输送管道,自1995年至今,为荆门石化供给原油6700余万吨,占荆门石化原油加工量80%以上,是名符其实的“生命线”。 这也是一条绿色环保的“发展线”。近十年来,该处投入上亿元用于新增、完善环保设施,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,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。“做到‘废气不冒、废液不漏、废固不留’是底线。”荆门输油处处长赵连河说。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,通过淘汰高能耗、高排放设备设施,实行固废、液废定点处置和生产、生活垃圾分类存放,四个输油站全部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,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到了实处,实现了人与自然、企业与社会的共兴共荣。 |
热门评论